最近,同事告诉我这几棵树有个奇怪的名字,唤作苦楝,国内分布广泛,本地农村也非常易见。苦楝树并不名贵、也不娇气,甚至在盐碱地上也能长得生机勃勃,兼具生态和经济价值。每年4-5月份花开,10月-12月结果,古人雅述的“二十四番花信风”以梅花为始、楝花收尾,苦楝花甚至比“大名鼎鼎”的“开到荼蘼”的荼蘼花花期更迟。它开时,便标志着春天即将结束,夏天就要到来。
谷雨后的一个早晨,忽然注意到几棵苦楝枝桠间笼起淡紫色的雾。走近细看发现密密的指甲盖大小的花朵攒成穗子,远看像流苏挂满了树冠,梦幻又美好。温庭筠《苦楝花》诗里说的“宫紫晕流苏”“氤氲向画图”真是应景贴切,它们毫无征兆的在校园里嵌上星星点点的紫,仿佛给春天留下最后一道钤印。

据说苦楝的树龄很短,30-40年就会逐渐衰败,花期又迟,古诗词里往往借咏苦楝叹韶华易老、春光不再,“客里不知春事晚,举头惊见楝花香”“楝花开遍麦秋时,韶光老尽起深思”“开尽楝花寒尚在,十分春事九分休”“白首相逢叹暮年,楝花风后草连天”表达的大概都是这样的意思。这样看来,突然明白古人为什么将把楝花称作"晚客"——它总在众芳摇落时登场,但真的迟吗?
英国畅销书作家珍妮特·温特森曾写过一本很有意思的小说——《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我想说不是所有花朵都必须盛开成玫瑰。在我看来,苦楝花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特立独行却又恰然自得。像极了所有在平凡中默默耕耘的普通人,不刻意、不执着,不管春迟夏早、不去争奇斗艳,但会顽强的活成自我,存在本身就是对生命最好的礼赞。
苦楝花开,春天过去,夏天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