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下午,我院举办校企合作集中签约、授牌仪式。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钱信松,市人社局副局长王黎黎,学院党委书记李军,院长朱宇亮出席活动,比亚迪、安飞航空、蓝天航空、亿能领航、元测检测、乔那科数控、恒力大酒店、维凯科技、东贝机电、格力大松等10家行业领军及新兴领域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朱宇亮在致辞中表示,学院因产业而生、因产业而兴,更必将因产业而强。作为扎根宿迁大地的技工教育主阵地,学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主动对接地方“615”产业体系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关键领域,将专业建在产业链上、课堂设在生产线上。本次集中签约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通过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命运共同体,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衔接,为宿迁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地区招聘经理钟栏在致辞中高度赞扬了学院的办学思路及育人成果,并表示愿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和平台效应,与学院在“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共建、技能标准开发”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打造“教学—研发—生产”一体化的人才培育新高地,为区域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活动现场,学院智能制造系、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现代服务系等4个系部负责人分别与对应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围绕专业共建、课程共研、师资共培、基地共享等核心内容细化合作机制。
李军向合作企业授予“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铜牌,这些基地将全面开放企业真实生产场景,推行“工学一体化”“岗位实习+项目实战”培养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中锤炼技能、积累经验。
钱信松与企业代表共同为“比亚迪汽车产业学院”“低空经济产业学院”两大特色产业学院揭牌——其中“比亚迪汽车产业学院”聚焦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电池管理系统技术等紧缺领域,“低空经济产业学院”瞄准无人机操控与维护、航空电子设备维修等新兴业态,标志着学院在服务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上迈出关键一步。
仪式结束后,近900名来自无人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业机器人应用、酒店管理等专业的学生,有序前往机器人实训中心大厅及企业临时开设的“人才对接区”。企业代表通过展板展示、一对一咨询等形式,详细讲解岗位技能要求、职业发展通道、薪资福利体系及企业文化,并针对学生关注的“实习转正机制”“技能提升支持”“住宿生活保障”等问题现场答疑。不少学生表示:“通过与企业面对面交流,我们对行业前沿技术和企业用人标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接下来会根据岗位需求针对性强化技能训练,为实习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近年来,学院紧扣宿迁“615”产业体系和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动态优化专业布局,37个招生专业与地方主导产业匹配度达80%以上,形成了以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为特色的专业集群。通过创新“订单培养+产业学院”双轮驱动模式,学院与京东集团、天合光能、长电科技等85家行业头部及“专精特新”企业深度合作,开设62个“订单班”“冠名班”及6个产业学院,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的目标。此次校企合作集中签约授牌,既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的阶段性成果展示,更是面向未来构建“政行企校”协同育人生态的新起点,将为宿迁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技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