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园地 > 教师园地 > 正文

秋感
2020-11-24 17:06:37   来源:作者:黄志刚   浏览量:287

      这是我在淮海历经的第五个秋天了。
      秋总是能给人一种寂寥的感受,似乎萧索、凄清也是历代文人写秋时惯用的主题。刘禹锡却反弹琵琶,借排空而上的云鹤抒发豪迈诗情,填补了骚客写秋的一部分空白。
      还在念书时,我是看不惯许多古人感春伤秋的句子的,觉得不免有些造作。但是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读这些文学时的宽容度越来越高。不是说我伴随年龄的增长,变得“爱上层楼”,而是逐渐换了一种思维方式:倘若不是这些古人找个由头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以诗词歌赋各种载体呈现出来的话,那么文学世界将少去太多的瑰宝。且这些有感而发的文字,非读到深处,不能察觉作者们的匠心独运。由于感春伤秋而创造些艺术性的东西留给世界,总比酩酊大醉倒头就睡强太多了。
      对于舞动笔杆子的人来说,秋天是创作文学的灵感来源;对于农业劳动者来说,秋天带来了收获粮食的富足与喜悦。文学充实灵魂,粮食滋养身体,再好的文人也不能不吃粮,任他在文学领域里称仙称圣,不吃粮食都会变成死文人,再也无从产生感春伤秋的情怀了。
      说到收获,我们总是不自觉地联想到“硕果累累”这个词,脑海中同时会浮现果实挂满枝头、稻穗压低茎秆的画面。其实收获还有另一种释义,那就是通过长足的努力取得了一些让人喜悦的成果。
      趁着值班的工夫,带着相机在秋天的校园里游逛了一圈,我亦收获满满。
      那秋天来敲门,回声的确好深。最妙的是,在秋风与暖阳的共同陪伴下,在校园里散步的感觉,身上像是泡在温泉里般温和且舒服。秋天让校园擦去了春天时抹上的那层脂粉,展露出了最真实的容颜。眼中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色呢?女贞的枝头缀满了葡萄似的女贞子,表皮挂着一层白霜,正好像葡萄表皮泛出的糖醇。图书馆旁边被修剪齐整的火棘灌木,背阴的一侧结着大量的红浆果,仿佛红灯笼,渲染着热闹气氛。校园里的景观红枫已经被深秋染得通红,与淮海蓝相映成趣,就像在宣示着唯有红才该是秋天的主色调。但有许多其他树种也对红枫提出了抗议,它们高傲地摇着一头金黄的秀发,誓要与红枫一决高下,捍卫金黄色在秋日淮海的地位。行知楼前的大草坪也参与了进来,但是它的立场似乎不坚定,黄得不那么彻底,隐隐地还透着些青绿,可能还需要时间来转变立场吧。草坪中央的鲁班锁隐忍地见证着这一切热闹争吵,无论季节更替抑或风吹日晒,它总是一样的沉默,静静承载着学院的匠心精神。
      如果让我就秋日淮海的形象特征进行情感定调,那么我觉得应该是积极的,是昂扬的。有八个字可以很好地概括秋日淮海的氛围: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无论是教学还是大赛,我们一直都是认真对待、全力以赴的。在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我们完成一项又一项的日常工作,在团结互助中比拼赶超,在沉稳内敛中翩然起舞。春天时我们种下希望,秋天来临我们就挥镰收获。无论工作日还是假期,实训基地里总有忙碌操练的人群,校园长椅上总有沉静阅读的身影,这就是生机勃勃的淮海。轰轰的机器声与朗朗的读书声同时创造着伟大,宝贵的技能可以结出硕果,让秉信劳动光荣的人在秋天享受付出带来的生命馈赠。因为春夏有积淀,所以秋日有收获,冬天来临时,才能仓满衣足,等待来年再种希望。
      以前我不太理解职业教育的意义,现在却是通过一个秋天真正明白了。毕竟这是我在淮海历经的第五个秋天了。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