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推动“七工程七融入”,培养德艺周厚技能人才
2023-10-20 10:39:00   来源:学工处   浏览量:29

      近年来,学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技工院校学生特点,通过推动“七工程七融入”,致力培养“德艺周厚”的高技能人才,全力打造专业水平优质、师资队伍优秀、技能人才优胜、校园环境优美的特色技师学院。
      一是实施思政引领工程,推动思政微课融入课堂教学学院于2022年8月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全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研究工作,承担全院各专业的思政课程教育教学工作,依托马院阵地优势开设“青年说”大讲堂,邀请全国道德模范、市内知名党史研究专家、院领导、优秀师生代表等担任马院青年公开课导师,定期组织思政讲堂;创新探索全课程思政融入,即所有老师、所有课程每节课需进行五分钟的有效思政融入,保证思政引领深融入、常态化、全覆盖。
      结合共青团工作实际,鼓励青年教师、优秀团员走上讲台讲授团课;连续四年举办学院思政微课暨“微团课”大赛,在校园内营造“人人懂团课、人人讲团课”的浓郁氛围。近年来,总计8人次获宿迁市中学中职学校微团课大赛一等奖;在江苏省中学中职学校微团课大赛中获得4个特等奖、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在全省范围内打造微团课“淮海品牌”。
      将劳动课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齐开足劳动课,每学期开设劳动主题开学第一课,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加强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主动性,培育了“劳动光荣、劳动崇高、劳动伟大、劳动美丽”的校园文化。
      二是实施文明实践工程,推动文明理念融入校园文化为更好引导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通过在全体师生中征集、评选的形式,针对学院学生实际、出台发布了“淮海文明20条”,内容涵盖学生文明礼仪、言谈举止、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并构建“1+N+X”制度体系,着力提高学生文明素养。“1”是出台一个《实施方案》,明确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制度育人三项工作内容;“N”是创设了动漫宣传短片、《践行自查手册》、专题思政课程、海报手抄报等多种学习载体;“X”是组织开展了学习抄写比赛、应知应会考试、签名宣誓活动、文明体验教育、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双周文明班级、文明之星评比等多项实践活动,通过文明行为养成,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争当文明淮海人,远离社会不良风气。
      三是实施心理关爱工程,推动心理健康融入日常管理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多措并举打造校园“解忧杂货铺”。每周三邀请知名心理专家来校坐诊,通过海报、班级群广泛宣传,为有困惑的未成年人提供专业咨询服务。每月面向学生和班主任分别举办一场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围绕不同主题,针对不同案例,对师生进行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个别已经显现的心理问题或特殊家庭未成年人,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期团体辅导活动,为心理能量较弱的未成年人赋能,培养阳光心态。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覆盖学院全体学生的心理测评,学院联合心理服务机构通过发放专业评估量表的形式,精准测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时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心理动态,为班主任重点关注以及后续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提供科学依据。
      四是实施信息服务工程,推动学生参与融入校园建设挂牌成立学生服务中心,积极探索“12345”工作模式,努力实现服务“零距离”,管理“全覆盖”,诉求“全响应”。“1”是依托学生会基础建设成立一个学生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服务;“2”是搭好学生与学校、家长与学校沟通的两座桥梁,实现家校生之间的良好沟通;“3”是畅通学生服务热线、建议信息平台、学生事务处理单三个渠道,确保学生诉求能够及时反映,推动学生参与融入校园建设;“4”是落实例会、值班、办结、奖励四项制度,保障反映事项得到有效办结;“5”是做好文化宣传、证照票务、后勤维修、失物招领、考核巡查五大服务,办结事项1000余件,满意率达95%,打通学生关爱服务的“最后一米”。
      五是实施公益志愿工程,推动志愿服务融入社会实践通过倡导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营造“奉献友爱”的校园氛围。依托技工院校专业特色、学生专业特长,积极打造“淮小青”志愿者品牌,创新开展依托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如高铁乘务专业的“春运暖冬行动”、幼儿教育专业积极参与留守儿童“爱心周末班、爱心暑托班”、电力工程专业的社区安全用电知识宣传、酒店管理专业参与“绿洽会”“宿迁马拉松”等大型赛会活动志愿保障工作、非遗社团的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等等。协会屡获省、市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表彰。近两年,协会成员获市级以上荣誉表彰超百人次,“淮小青”志愿者成为学院靓丽风景线。
      六是实施活动育人工程,推动多彩活动融入校园生活在原有标准运动场、室内体育馆的基础上,学院就近于教学区域建设标准羽毛球、乒乓球场地1500余平米,鼓励学生“碎片式”运动,通过举办春季运动周、秋季田径运动会、冬季趣味运动会等形式载体,引导学生“放下手机、走向操场”,营造健康积极、运动向上的校园氛围。
      社团活动氛围热烈、成果丰硕,淮小青志愿者协会、非遗社团、淮海艺术团等一批次品牌社团脱颖而出,学院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获评江苏省中职学校文明风采活动“优秀组织奖”、师生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级文化艺术评比中获得佳绩、艺术团受邀参与全省职教系统庆祝建党百年文艺汇演、创业社团荣获第二届全国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大赛三等奖,成绩的取得也进一步增强了社团吸引力,促进了同学们加入社团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学生文体活动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志愿服务月、青春五月、迎新九月、爱国十月、毕业典礼、红歌·院歌大合唱比赛等主题教育活动形成品牌,学生参与度高、覆盖面广,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七是实施自身建设工程,推动德育理念融入教育日常高度重视德育管理队伍建设,注重制度先行,在实践中培养锻炼队伍。构建多层次的德育管理体系,尤其重视对一线班主任的赋能提升,班主任实行双向选聘,定期组织班主任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通过专家讲座、外出学习、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帮助班主任能力提升,为学院德育管理工作搭建坚实“地基”。
      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整合提升学院思政教师队伍,在开足上好思政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全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研究、全课程思政融入指导等工作,思政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人员力量配备充足,思政课程开展扎实有力。
      充分发挥学生会、班干、团员、团干部等学生自管队伍的“头雁”作用,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大会、团员代表大会,加强学生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生思想引领和常规管理方面的参与度。积极发挥学生自己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归属感、责任感以及荣誉感。学生自管队伍坚强有力,近年来学生中涌现全国优秀共青团员2人、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团干)3人、省三创优秀学生(学生干部)15人次。
      德育工作永远在路上!蓝图已经绘就,筑梦惟有笃行。接下来,学院仍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强化学院内涵建设,全面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为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